您的位置:   网站首页    公司新闻    硅树脂绿色制备技术突破 开启循环经济新范式

硅树脂绿色制备技术突破 开启循环经济新范式

阅读量:643 img

硅树脂绿色制备技术突破 开启循环经济新范式

1.新型催化体系问世、性能指标跃升、环保应用扩展、产业链协同升级
新型催化体系问世:Piers-Rubinsztajn 反应技术革新
近期,基于 Piers-Rubinsztajn 反应的硅树脂制备工艺取得重大突破。该技术通过优化烷氧基硅烷单体与含芳醚结构硅烷的配比(摩尔比 0.5-5:1),结合路易斯酸催化剂(如氯化铝或三氟化硼),在常温下实现水解与缩聚反应的一体化。反应无需惰性气体保护,生产周期缩短 40%,能耗降低 30%,且通过调节 pH 值(0-7)和温度(0-30℃),可精准控制树脂交联密度,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高效路径。

2.性能指标跃升:耐高温与介电性能双突破
新制备的硅树脂展现出卓越的综合性能:热稳定性提升至 350℃以上,5% 失重温度达 443℃,满足航空航天领域严苛要求;介电常数低至 2.9,介电损耗角正切值小于 0.001,成为 5G 通信基站毫米波器件封装的理想材料。其机械性能亦显著增强,经冷热冲击测试(-40℃至 150℃循环 5 次)后,与单晶硅基材的粘接强度保持率超 90%,彻底解决了传统硅树脂易返粘的痛点。

3.环保应用扩展:从工业减排到生活场景渗透
该技术的绿色属性推动硅树脂向可持续领域延伸。在废水处理中,介孔硅树脂材料可高效吸附重金属离子及有机污染物,其比表面积达 500m²/g,吸附效率较传统活性炭提升 2 倍;在食品包装领域,水性硅树脂涂层以零 VOC 排放和可降解特性,替代传统塑料薄膜,不仅延长食品保质期,还可通过焚烧分解为二氧化硅、水和氧气,实现全生命周期低碳化。

4.产业链协同升级:从单体合成到终端应用整合
随着长三角地区硅材料产业集群的深化,新型硅树脂技术正加速上下游联动。上游金属硅提纯技术(云南、新疆在建项目)将原料自给率提升至 92%,中游连续化生产装置(单线产能突破 5 万吨 / 年)降低生产成本,下游应用端则聚焦光伏逆变器封装、氢能储运等新兴场景,预计到 2030 年特种硅树脂占比将达 35% 以上。

为您推荐

    在线QQ咨询,点这里

    QQ咨询

    微信服务号